课堂进车间,一堂特殊的形势与政策课在这里开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力。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深入了解我国就业形势和相关促就业政策,近日,学院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将课堂搬进企业车间,开展了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特殊的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就业部门老师讲、学生分组讨论、校友案例分享、属地人社部门政策解读,1+N的沉浸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不禁感叹,原来形势与政策课也可以这么精彩!
有深度——教师正确引导
主讲教师,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侍旭教授说:“我们把形势与政策课搬进工厂车间,授课主体也由以往的一个老师变成了一个团队,授课方式也由满堂灌变为师生互动、校地企互融,就是想打破传统形策课‘师讲生听’的生硬教学模式,从而更能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理解、去总结,这样相关主题的种子才会根植于学生内心,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最后才能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获。”
“引导各位同学了解当前的形势,启发大家理解当前的政策,是形式与政策课的主要任务。今天我们聚焦‘大学生就业创业’,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侍旭教授说道,“通过小组讨论、职能部门讲解、校友案例分享,不仅使课堂内容更具针对性,而且教学形式也更加生动,目的是让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意识到,尽早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重要性。”
学院招就办副主任张见说道:“从实际出发,找准择业‘坐标’。要对自身特质、潜力以及就业意愿和方向做出明确定位,同时要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针对专业特点,不断沉淀和提升。从基层出发,放低从业‘姿态’。切勿好高骛远,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择业时应该拓宽就业渠道,合理制定就业期待。从岗位出发,把握就业‘机遇’。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明确目标岗位,提前做好职业准备,及时掌握就业信息。
有温度——校友就业案例分享
2019届校友夏磊磊分享了他精准定位、积极就业的故事。他,来自江苏南通,学院201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年毕业前夕,他积极主动求职,合理定位,最终找到和所学专业非常匹配的工作,目前已经是格力大松(宿迁)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总经办增效技术科副主管。
2014届校友张小龙则作为创业典型,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创业的辛酸过往。从在学校就读期间靠做培训、干中介等兼职慢慢有了创业的念头,到毕业后靠做大培训规模赚取人生第一桶金,期间也被骗过、也失败过,但从不言弃的他硬是一次次挺了过来,目前已经成为江苏习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年还给母校捐赠100万元用于宿舍改造。
学院文理学院辅导员佘超,则以学长的身份分享了考研的心路历程。从不切实际的高目标选择报考高校,到面对现实降低报考目标标准,再到最后不得不面对调剂的现实。他真心的告诫学弟学妹们在没进行考研准备前要学好专业必修等核心课程,备考和考试中的心态和身体调整等暖心提醒。
有力度——人才中心主任讲解政策
赵鹏程,宿迁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他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了宿迁市情,深入解读了宿迁市的人才政策,重点解读了关于学院毕业生“留宿”就业的具体政策:学院毕业生留宿就业享受“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待遇,4万元的生活补贴、10万元的人才购房券等,一项项干货满满的政策,着实让在座的学生兴奋不已。
有挑战度——学生团队交流展示
鼓励学习团队积极讨论、勇于辩论,小组展示观点,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度”。课前将班级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将讨论三个题目提前发给班级,并各配置一名指导教师参与学习全过程。在主讲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资料搜集、信息整理、讨论辩论,观点汇总、上台发言等环节,不仅加深了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和认识,同时独立思考、团队合作、语言表达、公开演讲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本次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不仅结合当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还聚焦当下大学生就业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参与度更高、理解更深、认识更全,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形式的课堂灵活生动有趣、紧扣时事热点,十分新颖,希望以后能将此方式进行推广。